這篇心得寫得很晚,期望還能幫助到現職考生,尤其是兼職考生。
我是100年地特四等人事行政(高雄市前5名)考上進入高雄市政府工作,隔一年半後考上102年高考人事行政(全國前150名),進入行政院所屬機關工作。成功大學外文系畢業,非本科系。
半年全職考生,之後將近4年兼職考生。我的國考心得會比較著重兼職考生部分。
考試用書:
半年全職考生是全憑自修,只有考前去補習班上1個月衝刺班,之後邊工作邊準備考試,因為下班時間無法接上面授班上課時間,加上自己有輕微人群恐懼症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下唸書,我會因為在意別人讀了什麼我卻沒讀,自己打擊自己信心,對準備考試無利。所以我選擇上函授。
行政法:林清老師。我一開始接觸就是上林清老師,所以很習慣老師的方式,老師的書編得很好,條理分明,每張都有大鋼,這在寫申論題很有用。
行政學:宋文老師。我很喜歡這位老師,一開始有點不能適應,但上久了就很習慣,板書是寫申論的架構參考之一,也是複習的骨架。
現行考銓制度:郭如意老師,之後考高考時加上楊易老師視訊班。郭如意老師是先上全盤有個底後,接著上衝刺班時遇到楊易老師,他的架構表完全補足我不會作筆記的弱點。
各國人事制度:郭如意老師。讀到後來變聯合國,會考上憑得是考前衝刺班和自己在公務領域的作經驗引用。
民法總則:賴農惟老師。非常推薦。尤其考前40題練習,考前一星期我只看這40題背法條、記申論架構。
刑法總則:周昉老師。非常喜歡這位老師,將硬邦邦的刑法教的風生水起,非常有趣,這個我有比照民法作申論題答題架構,考前只看總複習和申論筆記。
心理學:程葳老師。心理學我本來就很喜歡,所以念起來沒什麼阻礙。大表是考前複習的主題,我都是看大表掃描腦中較生疏的部分,再搭配題庫本練習答題關鍵字。
法緒:程怡老師。很喜歡老師整理的總複習講義,考前只複習這本。
國文:自修加上作文寫作班,公文自己買書練習。很多人推郭雋
英文:自修,勤背單字寫題目。
加選:申論題寫作班及作文班。因為我評估自己是疏於練習所以落榜,因此加報這兩班。
心路歷程及時間劃分:
半年全考生是研究所考完臨時決定要考國考,所以只能說是預習。真正開始準備是97年普考結束後,每天下班後就是聽課,這期間是精讀,因為我是單科單科買,所以考前會加報面授班的衝刺班,時間一直都很趕,常常聽完就接近考前一周,缺乏時間統整程自己的東西。到99年普考及地特四等時,我的分數已經是連兩次微分落榜。100年普考又微分落榜時,我非常喪氣,覺得自己可能沒有考上的命。當時有位榜首很好心願意幫忙大家分析成績分布,我把我的分數寄給她看,她覺得我準備這麼多年,熟練度依然不足,應該拿分的科目拉得不夠高分,練習度不夠,點醒了我盲點。
同時,我讀了當時許多上榜心得文,列出他們成功的原因,綜合考量自己的實際狀況。其中一位是兼職,強調兼職考生一天至少要留下2小時完整時間念書。另外一位則是就究竟要不要準備自己的筆記分享心得,他強調如果是全職考生,時間允許可以做,但是兼職考生時間和精力都非常有限,作筆記時間不如拿去多練習題目,這是考試,不是在作學問。這點破除我懷疑自己會落榜是因為沒有自己做跟課的筆記,可是時間又不夠,聽完課都晚上12點了,陷入的兩難。決定將火力全部放在練習上。
在這最後半年,我調整自己讀書方式。將所有考試用書全部整理成一張清單,列出自己這三年已經累積多少題庫本沒寫完,全部算出來後,明確劃分每天要寫多少,我告訴自己,我已經精讀過兩輪,骨架我都知道,剩下的就是練習。
每天早上寫題目起床快速整理好自己,等家人準備早餐20分鐘時間,背單字或是寫題目、看作文佳作或是公文。接著利用搭高雄捷運通勤時間讀佛經,做題目(單程45分,來回共一小時半)。回到家每天強迫自己晚上2小時檢討今天寫得題目,翻課本找答案,很生疏的我就整理成考前一個月要看的筆記。
這樣做,我每天都很有成就感,因為我知道自己在寫題目中抓到很多盲點,我知道自己一直在往前走。
周末時間比較多,至少要留下4小時專心時間,這段時間我可能會重聽一些比較生疏的地方,或是重讀一章節,狂寫題庫。整理平日來不及寫的考前筆記。
總之,對兼職考生而言,分析自己每天可用的時間,並活用零碎時間是重點,精讀至少一輪後就是大量練習,國家考試考上的唯一捷徑就是勤。如果不擅長作考前一個月筆記,可以考慮上一個月衝刺班,以總複習講義為本,精讀。
心理建設:
- 問自己為什麼要考國考?為什麼要當公務人員?
公務人員這幾年在社會氛圍演變下,幾乎變成原罪。一面美化一面污名。
公務人員只是眾多職業選擇中的一種。
問自己為什麼要考?覺得比較單純?
基本上,在私人公司會遇到的人際糾紛在公務領域一樣會遇到,甚至更像茶壺裡的風暴,你也不能像在民間企業說辭就辭,考這麼辛苦辭去你願意嗎? 人民受委屈了,可以找民代上媒體訴苦,但是相對封閉的公務領域受委屈了,你怎麼辦? 最近這幾年社會氛圍對公務員並不友善。
聽過很多考生說他們考國考,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。通常遇到這類的考生,我會勸他們三思,對自己人生沒有明確目標就投入考試,非常危險。國考是馬拉松戰役。大家都有機會,但是沒有把握,有些人幸運一年就上,有些人3年以上才考上。很多人進來了,捨不得不甘心,耗去太多人生在這,要出社會工作又不敢,結果人生就這樣不上不下,很可惜。
如果你是將公務領域美化很好而報考,那麼你進入公務領域會有段不短的適應期。因為有很多潛規則要遵守。記得宋文老師曾經說過,如果你只是為了要一份工作,那麼你進入公務領域後很快就會同流合汙,被同化。
所以,請你問你自己你為什麼要考國考? 在這眾多職業選中,你為什麼選擇要當公務人員?
你的報考動機越強烈堅定,越能幫助你走過國考的撞牆期。
- 投考的類科
公務領域轉換類科不易。至少都要熬過幾年找到職缺才能換。所以,在決定報考類科時,請你多花些時間了解你考上後會分發的機關,工作類型。可以花時間多去這類型機關走走,感受工作氣氛,問自己喜不喜歡,這樣你在準備考試時,也會比較有力量,為你知道你要去自己喜歡也適合的地方工作
- 時間停損點
全職考生我建議1年,最慢2年就要考上。如果還是沒有考上,建議先找份工作繼續考。因為你脫離社會越久,你的得失心會越重,越沒有退路。
兼職考生,建議3年內,最慢5年內要考上。加上最近這幾年出題越來越活潑,考試題型越來越多元,法律也一直在修,拖越久,打掉重練的成本機會越高。
- 請以高考為主,普考為輔
我一開始是鎖定普考,因為我時間不夠,加上對己讀法律的能力沒有信心,所以只以準備普考較少科目,而且多選擇題為主。但是經歷過考上四等繼續考高考的光陰後,我建議以高考為主,一方面比較節省時間,而且選擇題普考的難度高於高考。一方面實務面,兩者工作量都差異不大,可是薪水差不少,這很現實。
加上你考上四等後,心態上想輕鬆又不能完全放鬆,不想考高考又說服不了自己,進退兩難非常痛苦。所以,如果你時間精力許可,請以高考為主,普考為輔。
- 大量應考經驗
有些人比較喜歡保留新手運氣,不輕易應考。我是比較需要模擬考的人,所以我採取大量應考,一年至少考三次,保持臨場感,一方面測試自己準備程度。
- 吸引力法則
前面有篇103年一般行政上榜分享的心得,提到不少吸引力法則和零極限,這些我都很推薦,請大家可以參考這篇。我自己是還會做一張錄取通知單,將自己預定考上的分數與名次列出來,貼在書桌前,這樣念書很有目標。平常準備考試到煩時,我會去看這些書策勵自己。另外,我準備的那幾年,很流行東大生讀書方式,我找了幾本自己比較看得下的來看,從中修正自己念書的心態和方式。很多上榜者都會分享他們的讀書方式,我建議大家多多看看,從中汲取出和自己狀況類似的,勉勵自己做到,不要照單全收拷貝別人的方式,因為每個人準備國考的背景不同,時間精力也不同,要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。
我很喜歡一位上榜者說的話,沒有什麼讀書方式是一定保證上榜,你考上了你的方式就是王道。
- 請多行善保持善良助人之心
考試拚到最後,運氣和實力不相上下,平常多多助人,不一定要捐錢,多說好話保持善心也是行善。
公務員是要為眾人為國家做事的人,心地不夠善,掌握公權力會成為麻煩。這也是在調幅自己跟想要工作的環境比較良善的機關氛圍相應。
總結,因為我是102年考上,對於很多學科準備,比較無法提供意見,這幾年出題方向都大改了,建議大家這方面找最近這三年的上榜文來看。這篇比較偏向心理建設。期望這篇能對兼職考生有幫助。既然選擇兼職考生投入國考,就有比全職考生更強烈的上榜動機和毅力。所以請堅持衝過最後一哩路。加油!
留言列表